乡村振兴,产业是基础,人才是关键。
近日,辽宁省2024年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“头雁”项目第二批线下集中培育学习在浙大干训基地、继续教育学院圆满落幕。来自辽宁省14个地市90余位“头雁”学员完成了本次培育任务。
辽宁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、副厅长冀登义,辽宁省农业农村厅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处处长李胜贤,全国干部教育培训浙江大学基地常务副主任、浙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、党委副书记胡炜,浙江省乡村建设促进会副会长、杭州市农业农村局原二级巡视员娄火明,浙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姚青参加了班级的开班仪式。
辽宁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、副厅长冀登义对各位学员的参训表示了热烈欢迎并强调了“头雁”项目的重大意义。冀登义强调,要提高政治站位,深刻认识“头雁”培育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“三农”工作重要论述,是扎实推进我省乡村人才振兴的重要抓手,是促进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和农民致富增收的重要途径。参训学员一定要珍惜培育机会,积极转变角色,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来,做到学有所思、学有所悟、学有所获,为不断开创辽宁省乡村全面振兴新局面作出新贡献。
浙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胡炜在开班仪式上强调,辽宁“头雁”项目是本校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。浙江大学作为国内领先的高等学府,一直致力于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,推动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。通过此次培训,学院希望能为辽宁乃至全国的乡村振兴培养出更多的领军人才。
线下学习阶段的课程设置丰富多样,涵盖了政策理论、涉农法律法规、生产经营理念、产业发展新知识和新技术等多个方面。这些课程旨在提升学员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。
线下阶段,组织学员前往了知名企业、合作社、电商基地等地进行实地观摩和座谈,了解先进的经营模式和管理经验。这种直观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学员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。
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热点难点问题,组织开展头雁学员说,通过分组研讨和交流分享,激发学员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,让学员们带着问题更好的与老师们进行交流探讨。
接下来,辽宁“头雁”学员还要完成60学时的线上学习开展异地研学、交流互访、导师孵化等活动。